Introduction
Hi There
THE PEOPLE
Who we are?
THE WORK
What we do?
我們致力為個人、機構與身心靈工作從業者,推動多面向的身心靈相關活動與認證教育課程。我們的價值在讓每個人 獲得經營生活、工作與事業的「動能」、並學習如何隨時在工作、生活中開啟玩家模式,過上好日子。

「人生就是遊戲場!」真的只是心靈雞湯的一個老梗嗎?

1981年,美國哲學家希拉里·普特南(Hilary Putnam)提出了「缸中之腦」的概念,2003年,牛津大學的哲學教授尼克博斯·特羅姆(Nick Bostrom)發表了一篇題為「我們是否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」的論文,詳細論證了我們生活在非虛擬世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
近代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個獨特的思想實驗,並且還找出了諸多證據,證明人類所生存的世界可能是被設計和編碼後的存在。

特斯拉總裁Elon Musk近期受訪也發表了:人類活在真實世界中的機率,或許不到十億分之一。也就是人類生活在虛擬世界的概率高達99%。

Block

即使虛擬現實理論是真的,它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嗎?答案可能是否定的。

我們如何判斷這個世界是否真實?當下科學其實尚無法解決這個問題。科學突破了感官限制,以理性構建了堅實的理論,以工具突破了空間的限制,但最終,它也不過是基於有限經驗的猜想。我們根本不知道宇宙的邊界,也無法判斷微型世界的層次有多深。

曾在西方媒體網站上的看到一則評論說到: 即便虛擬世界這個論點為真,但我們無法真正改變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。你的歡樂、心碎、興奮與痛苦都深刻的存在,無論這種體驗是在矽元素還是碳元素之中。如果再生等同於一種重啟,佛祖關於人生即受苦的教訓依舊十分真實。

選擇開啟遊戲玩家的模式,在真實的世界中闖關

這個當下,我們尚無法證實到底我們是否活在遊戲的虛擬世界,唯一確認的是,這一輩子無論是否富貴,我們每個人終局都會下線,下線前能保留下來的,是這一輩子的體驗。

接受人生就是一個無限的遊戲,並學習如何開啟遊戲玩家模式。升級裝備,提升技能,全然的經歷、全然的體驗,然後不間斷的嘗試、收穫與感受,與輸贏無關,純然享受這個過程,並續養出隨時再開一局的勇氣。

The Rock
Image is not available

最可怕的事情之一,就是這世界只剩下自己,跟自己的聲音

受到外在人事物的影響,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能掀起內心的滔天巨浪? 
可能出自於不甘心,或者是受傷了,實在太痛苦了,所以變得瘋狂而執著,非得在這事情上找出一點價值或意義,以證明自己沒有浪費任何力氣。

不停地思考思考再思考,若想不明白就會整顆心糾在那件事上,始終過不去。但大多數情況是,最終,還是找不到任何意義,只是白白地把自己的精力都耗盡了。

當你開始懷疑生活的意義,開始懷疑自己找不到存在價值,或是拿自己跟所有的事情沒有辦法,那就,用Action,終結這個故事。

跟著FG Institute 與 FGI 的領隊們,學習如何開啟遊戲外掛程式,學習當個玩家,一起玩得盡興!

Company
EVERY CHANGE
starts
with an ACTION.

應天改命是可能的,只要Taking Actions !
做,就對了!

即使身後沒有留下一滴蜂蜜,只要探索過花朵
就都可以是美好而真實的存在。